文|江枫月夜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被誉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提到黄梅戏,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安徽,因为黄梅戏可算是安徽优秀戏曲剧种的代表了,但我们平时在听黄梅戏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黄梅戏里面有许多关于湖北的故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之前笔者写过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扬光大于安徽安庆的结论,没想到争议还是蛮大,现在笔者不打算这样说了,而只是把我自己听戏听出来的东西整理出来,作为一个话题切入点,留给大家评判吧,也希望能有熟悉这段文化历史的朋友能够解开笔者心中的这个疑惑。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但最终是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安徽优秀戏曲的代表为何却有那么多湖北的故事」

黄梅戏

一、黄梅戏里的湖北故事

关于黄梅戏,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选段恐怕就得是《女驸马》、《天仙配》、《牛郎织女》了,但这几出戏和湖北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1、《女驸马》

《女驸马》现在许多人会唱,但大多数人也仅仅局限于“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一段,其实《女驸马》远不止这些,《女驸马》全本可是一出大戏,“为救李郎离家园”只是其中的一段。

《女驸马》第一段《春风送暖到襄阳》,你看那唱词是怎么写的:

春花带露满园香, 乳燕双双绕画梁。好景偏逢人烦恼, 几回思母又望郎。春风送暖到襄阳, 西窗独坐倍凄凉。亲生母早年逝世仙乡去, 撇下了素珍女无限愁怅…

笔者不知道这唱词是谁写的,要是知道的话就当场给他跪了,这唱词真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特别是好词再经黄梅戏宗师严凤英唱出来,那扮相和唱功,在黄梅戏领域,严凤英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严凤英是近代黄梅戏的奠基人,严凤英于黄梅戏就如同梅兰芳于京剧)。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但最终是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安徽优秀戏曲的代表为何却有那么多湖北的故事」

黄梅戏宗师严凤英

“春风送暖到襄阳”,襄阳就在今天的湖北,《女驸马》讲的是一个发生在湖北才子佳人的故事。

话说湖北襄阳道台之女冯素珍自幼许配给李兆廷为妻,后来李家衰败,李兆廷投到冯府,却不料岳父岳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

冯素珍对爱情忠贞不渝,深爱着李兆廷,见李兆廷穷困,便赠银一百两白银接济,却不巧被冯父撞见,冯父诬陷李偷盗,将其送官入狱,并逼素珍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冯素珍不愿嫁给刘文举之子,便女扮男装出逃。冯素珍在京城冒李兆廷之名应试,没想到名列榜首,中了状元,被爱才的皇帝招为驸马。

洞房花烛之夜,冯素珍见无法隐瞒真相便将事情原委告诉了公主,公主被其感动,答应帮助冯素珍。公主去向皇帝求情,求皇帝不要治冯素珍的欺君之罪,皇帝被女儿说动最终收冯素珍为义女,又下诏释放了李兆廷。李兆庭出狱后参加考试也中了状元,终于和冯素珍有情人终成眷属……

另外说一点冯素珍父亲襄阳道台这个官职。道台,又称道员,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正四品官职,那就说明冯素珍的故事最早应该是在清朝创作出来的。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但最终是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安徽优秀戏曲的代表为何却有那么多湖北的故事」

黄梅戏《女驸马》

2、《天仙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如果说《女驸马》还停留在戏剧层面,《天仙配》则已经实现了影视化,君不见现在多少关于《天仙配》的电影电视作品,而这种改编更是加深了《天仙配》在民间的知名度。

不同于电视剧《天仙配》,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却是一场悲剧,它讲述的是玉皇大帝的七女儿,不恋天宫繁华,爱上了为葬父而卖身的凡人董永。七仙女不顾天条律令,私自下凡与董永结合。

七仙女一夜能织锦绢十匹,使董永三年长工变为百日。百日期满,夫妻双双回家,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却不料玉帝得知了了七仙女和董永结合的事情大怒,玉帝派下天兵天将将七仙女捉拿回天庭,生生拆散了人间的美好姻缘。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但最终是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安徽优秀戏曲的代表为何却有那么多湖北的故事」

黄梅戏《天仙配》

《天仙配》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是根据东汉董永遇仙的故事编成的,但你知道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吗?

笔者首先要声明一点,像董永和七仙女这种神话故事,探究发生地在哪,本身就很“扯淡”的事情,因为我们探究来探究去,也不过是在子虚乌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最终也只会得出的没有意义的结论。但神话传说里的人物虽然不存在,神话传说的起源地却可以存在,从这种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对古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理想一窥究竟,而这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

董永孝贤列入我国“二十四孝”之一,广为传颂。董永从最初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事父至孝的孝子故事,却在历史的流传过程中变成了一个爱情故事。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起源地在哪,民间争议不断,有“湖北孝感说”、“山东博兴说”、“河南驻马店说”、“江苏丹阳说”等等,但名气最大,流传最广,民间接受度最高的应该是“湖北孝感说”了,为什么呢?当然是孝感这个名字本身,孝感为什么叫孝感?说的就是董永的孝义感天动地,都以故事命名城市的名字了,你说还有什么可说的?

说董永是“孝感人”并不是空穴来风,在湖北孝感有许多关于董永的典籍记载和传说留下,有说唱、戏曲等多种样式的民俗可资佐证,另外孝感也有董永公园。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但最终是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安徽优秀戏曲的代表为何却有那么多湖北的故事」

孝感董永公园

3、《牛郎织女》

在黄梅戏里还有一出大戏《牛郎织女》,虽然没有《天仙配》、《女驸马》那么出名,但也值得说一说。《牛郎织女》是严凤英老师生前参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影片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传说,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但最终是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安徽优秀戏曲的代表为何却有那么多湖北的故事」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在黄梅戏里面,《牛郎织女》和《天仙配》的故事高度重合,讲述的都是仙凡结合,然后被拆散的爱情故事,许多人以此就认为《天仙配》的故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其实是同一个故事了,但笔者要纠正这种错误的说法,董永七仙女和牛郎织女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不可混为一谈。

笔者估计两个故事之所以混为一谈,主要是因为七仙女的身份。七仙女是玉帝的七女儿,织女有一种说法也是玉帝的七女儿,于是大家就觉得是七仙女好织女是同一人(神)了。其实,牛郎织女传说是汉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于湖北郧西,相关内容可参见笔者往期的文章《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你知道牛郎和织女是“哪里人”吗?》。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为《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和天仙配的故事都发生在湖北,但为什么《牛郎织女》可以位列四大民间故事,而《天仙配》不能,有知道其中缘故的朋友吗?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但最终是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安徽优秀戏曲的代表为何却有那么多湖北的故事」

湖北郧西七夕广场

二、安徽黄梅戏“借鸡生蛋”的原因

还是绕不开黄梅戏起源的话题,安徽和湖北接壤,历史上文化交流频繁,而文化的传播以戏曲为载体的传播最为有效,从而可以大面积流传。研究戏曲剧种,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不管是黄梅戏还是花鼓戏,最开始都是穷苦人唱的,毕竟在古代,唱戏的都是“下九流”职业,人们活不下去没有办法,才会去以唱戏为生。

你像凤阳花鼓戏,从凤阳出走的乞丐背井离乡,走街串巷,敲锣打鼓唱“自从出了个朱帝王,十年倒有九年荒”,讽刺朱元璋不为家乡做贡献。而黄梅戏起源湖北的一种说法是湖北黄梅县地处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繁,造成黄梅人纷纷以学唱黄梅戏逃荒谋生,才把黄梅戏带到了安徽。

笔者最近听到的一个为什么黄梅戏里面有那么多湖北的故事原因是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选段的编剧是严凤英的丈夫王冠亚先生。王冠亚是湖北武汉人,是不是创作过程中,他有意无意带入了湖北的故事呢?这就不得而知了。那有知道原因的朋友吗?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但最终是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安徽优秀戏曲的代表为何却有那么多湖北的故事」

凤阳花鼓

三、结语

每一出戏剧都流淌着一个地方的一段历史故事,而笔者听黄梅戏除了听唱腔,也会听里面的故事,作此文的目的并非为挑起湖北和安徽的文化地域之争,而为探寻民间艺术的前世今生和文化交流所碰撞出的火花之美。

任何文化地域争论终将归于无益,不管黄梅戏是起源于黄梅还是发扬于安庆,它都是中国戏曲里的瑰宝,安徽人民喜欢黄梅戏,湖北乃至全国人民也同样可以喜欢它。真正的艺术是不分门户、地域之见的。那说了这么多,你喜欢黄梅戏这一民间艺术吗?你对黄梅戏里的湖北故事怎么看?欢迎一起说说吧!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但最终是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是安徽优秀戏曲的代表为何却有那么多湖北的故事」

黄梅戏

END

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笔者的文字,想要了解更多文史知识,欢迎关注@江枫月夜吧!

1、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参考:《女驸马》、《天仙配》、《牛郎织女》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