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拍摄于桂林阳朔的彩色风光故事片,由苏里执导,黄婉秋、刘世龙、夏宗学等人主演,主要讲述了刘三姐用山歌反抗财主莫怀仁的故事。影片在全国发行后引起巨大反响,刘三姐歌曲广泛传唱。1963年,《刘三姐》在新加坡首映,盛况空前。到了1979年,新加坡再映《刘三姐》,连映186天,票房超过美国影片《飘》。

电影刘三姐创作源于它是广西本土特有的戏曲「电影刘三姐创作源于它是广西本土特有的戏曲」

电影《刘三姐》光碟封面

电影《刘三姐》中几乎所有的对话都用歌曲展现,是我国第一部歌剧式的电影。音乐很好听,流传也很广,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音乐并不是凭空创作出来的,而是源于广西本土山歌和一种戏曲——彩调。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刘三姐》经历了从彩调剧—歌舞剧—电影的转变。直到2003年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刘三姐这一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也逐渐成为海内外家喻户晓的壮族文化象征。

电影刘三姐创作源于它是广西本土特有的戏曲「电影刘三姐创作源于它是广西本土特有的戏曲」

桂林《印象·刘三姐》

彩调俗称调子、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

彩调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县叫“调子戏”;平乐、荔浦一带叫“采茶戏”、“彩灯”;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以后统称为“彩调”。

电影刘三姐创作源于它是广西本土特有的戏曲「电影刘三姐创作源于它是广西本土特有的戏曲」

彩调名剧《王三打鸟》

彩调的历史

关于彩调的历史,根据历史资料上的文字记载和一九六二年全国彩调老艺人座谈会提供的材料来看,彩调的历史约有两百多年左右。

清道光年间,调子艺人就在桂北各县及桂南的新宁州(今扶绥县)开馆授艺,以传授和演出调子为生,逐渐成为职业艺人。到了光绪年间,调子由北向南流传,桂中彩调以柳州、宜山为中心的主要流布区,并继续向南方传播。

与此同时,受湖南花鼓戏的影响,调子戏渐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通过戏班艺人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讨学钱》、《下南京》等36出“三小戏”,当地称“江湖调”。

这一时期的调子音乐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腔、板、调三大类,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也有所改革。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彩调戏班打破“女子不唱调”的旧习,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使得彩调艺术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熟。

1927年以后,艺人倍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新中国成立后,彩调获得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刘三姐》,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广西彩调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三个派别——桂北、桂西南、桂中。

桂北彩调

桂北彩调是指流行于以桂林、永福为中心的广西北部地区的彩调流派。桂北彩调发展历史悠久,与其他地区的彩调做比较,桂北彩调记忆性略显高超。

桂北彩调的剧目特点是文学性较强,在剧情中外加入吟诗作对的情节。在桂北彩调中,有一批被称为“诗对戏”的颇具文采剧目,如《华子盘学》、《闹酒楼》、《讨学钱》、《出对招亲》等。所谓“诗对戏”,即“吟诗作对戏”,剧中人物多是教书先生和略知《四书》、《五经》的“冬烘先生”,戏中人物的唱词、念白均以诗词、对联的形式来问答。

如《出对招亲》,千金小姐柳婵娟以出对联的形式招亲,谁对得好就招谁为夫婿。

桂西南彩调

桂西南彩调是指分布在以百色为中心,包括崇左、宁明、扶绥、龙州等地的桂西南地区的彩调流派。

桂西南彩调是壮族聚集之地,有着崇武尚勇的特色,有擅演“武调”(即武打戏),如《平阳抢亲》、《火烧粉妆楼》、《新官上任》等。在桂西南地区,壮剧、粤剧等大戏早已在此生根发芽,与后入的彩调剧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请粤剧艺人名天仙、花旦祐、黄其阶教唱粤剧,所以很多桂西南的戏班平时除演出彩调传统戏之外,还兼演粤剧《水淹金山寺》、《战桃花山》、《九龙杯》等。

桂中彩调

桂中彩调是指以柳州、宜山为中心的彩调流派。广西中部地区聚集着多民族,把文化、语言相互通融,彩调流传于此各民族利用资源相吸形成自己的文化。

彩调在不同地区民族演出时,根据地区的民歌差异更改彩调的表演方式。如在壮乡演出会引用“壮欢”,在侗寨演出时会引用“六甲山歌”。根据剧目需要还会加入各民族的山歌。

桂中彩调保持着传统的彩调形式,载歌载舞、节奏强、曲调生动的特点。如《茶山会》、《跑菜园》、《探干妹》等男女青年表达的爱意。又如《对口调》、《五双鞋》、《盘灯调》等男女对唱,女挥方巾,男折其扇,诠释了活泼欢快的舞蹈场景,可以说“有歌必舞,缺舞不成歌”。

1961年的电影《刘三姐》第一次让壮族地域文化传遍大江南北,也让彩调这种广西特有地方剧种焕发新生命。此后的几年里,歌舞版《刘三姐》四进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演出,红遍全国。

2006年,彩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