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写的是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之豫剧。讲到豫剧,小编嘴中不免哼起“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豫剧演出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当时在河南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后因编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查访史料记载,经过广泛调查和论证,得出豫剧最早的诞生地是在古都开封和周边各县的结论。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豫剧早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在1950年的一场巡演中,时任中南区军政会副主席邓子恢接见当时梆子大王陈素真及王魁元、黄忠祥时,说“河南梆子是个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我看可以取个大名为豫剧比较恰当。”在此后的巡回演出时将河南梆子定名为豫剧,此后“豫剧”一词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
豫剧人物
豫剧,在现今中国各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情况下,位于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据统计出河南省外,另有13个省市区有专业的豫剧团,共计300余座,所以豫剧又被称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
在清乾隆年间以流行,乾隆四十二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等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
辛亥革命后,河南梆子大量进入城市演出,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和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参加演出。河南梆子一直在发展装大,到1948年,常香玉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到后来因“文化大革命”,豫剧同其他戏曲团一样,大量传统服装、道具、戏曲资料被视为封建残余而被烧毁,豫剧也进入了低迷时期。
伴随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文革时期的创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剧创作有了一种新的思想涌动,伴随着“伤痕文学”的脚步,豫剧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从艺术和影力上确立了陈、常、崔、马、阎五大旦角以及唐喜成李斯忠等生净一些流派。
随着94年,河南电视台开播的《梨园春》栏目,豫剧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首次从全国招收24名学生,组成2009豫剧本科班,豫剧首次成为大学的一门专业。
豫剧因地方语言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因语言特色,分为祥符调,豫西调,豫东调,沙河调;因其语言发声不同而各有千秋。
豫剧人物
祥符调发源于开封,是豫剧的母调,最正宗的豫剧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女腔庄重大方、委婉俏丽。
豫西调(西府调),发源于洛阳。 声音低沉,吐字清晰,字字入耳,适合演悲观、愤慨,音乐深沉、悲壮。
豫东调发源于商丘,慷慨激昂,粗犷豪迈,咬字较重,弦高。
沙河调(本地梆)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流传于淮北、沙河流域。
豫剧人物
按行当划分,豫剧角色有“生旦净丑”组成,生:老生(须生,习称红脸,一般分为大红脸和二红脸)、小生(早期包括武生、小生、娃娃生;现已分开)、边生(二补生,即扫边老生);四旦:正旦(青衣)、小旦(包括花旦和闺门旦)、老旦、武旦(包括帅旦、刀马旦)、彩旦(丑婆);四净:正净(也作铜锤、黑头;俗称大花脸)、副净(也作架子;俗称架子花脸)、武净(俗称武花脸;包括摔打花脸)、毛净(俗称毛花脸);丑:是三花脸。
豫剧-包公
最后,小编推荐几个小编耳熟能详的豫剧曲目:《铡美案》、《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五世请缨》、《七品芝麻官》、《打金枝》、《程婴救孤》、《朝阳沟》、《刘胡兰》、《小二黑结婚》。
豫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