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三】
北曲以遒劲为主,南曲以婉转为主
——宋金元间戏曲音乐初探
向阳光
我国戏曲艺术至宋代已达成熟。宋代歌舞是直接承袭唐代大曲而发展演变而来的,唐大曲的歌词为绝律体,各段内容互不联系;宋大曲则改为长短句的词体,连续述一故事,并且往往只摘取大曲中的一段,如曲破来改编运用,称为“摘遍”。同时又有采取缠达的结构方式,用一诗一词相间演述一段故事者,称为“转踏”。如郑仅的《调笑》转踏共分十二段,分别咏唱罗敷、莫愁、相如文君等十二桩故事。
相如文君的故事
在唐宋故事歌舞及参军戏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一种“杂剧”艺术。内容也以滑稽讽刺为主,杂剧通常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种角色。初步奠定了我国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演进而成的宋代“杂剧”,已大体具备了原来所谓戏曲的规模。宋杂剧表演一般由“艳段”、“正杂剧”和“散段”三部分组成。艳段,在正剧上场之前表演,表演寻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情,是短小独立的段落,属于歌舞性质,即开场小戏;正杂剧,是杂剧的主体,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是歌舞、说白兼备的表演形式。其中正杂剧是比较完整的戏曲,如《裴少俊伊州》、《相如文君》,不但“歌舞兼备,唱念应对通偏”,而且还有器乐插段;散段,也叫杂扮,表演形式随便,是一种滑稽戏。
宋杂剧的剧本已全部失传,据周密《武林旧事》所载二百八十段宋官本杂剧的名目来看,其内容多与唐代大曲、法曲、诸宫调等有关,如《裴少俊伊州》大概是以伊州大曲音乐来演裴少俊的故事;《诸宫调霸王》是以诸宫调的音乐来演述项羽的故事等。这些杂剧的音乐吸收了歌舞大曲的曲调、说唱音乐的因素(说白交替)、百戏中的表演题材。
北宋后期在女真人统治的地区出现了与北宋剧相似的“院本”。也就是说,在北方金人统治地区也有杂剧流行,但不称杂剧而称“院本”。一般认为,艺人们居住的地方叫做“行院”,院本即“行院之本”的意思。若与“官本杂剧”相对,则院本当是属于民间通行的剧本。《都城纪胜》所载:“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说明中国音乐已进入以戏曲音乐为主体的时期。
宋金杂剧、院本到宋末元初已发展为完全成熟的戏曲形式,出现了许多的剧作家和演员,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作品,在中国戏曲史上形成了第一个发展的高潮。
元代是我国戏曲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院本的基础上,吸取唱赚、诸宫调等民间音乐的艺术成就,于金、元间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戏曲形式,因专用北方音乐,所以亦常被称为北曲。元杂剧又被称为“元曲”。元杂剧的繁荣,一方面是在宋杂剧基础上的积累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文人受到歧视和迫害,科举制度被废除,因而投身于杂剧创作当中。
元杂剧特点:1.杂剧结构:一本四折,有时外加楔子;2.表演形式:由曲、宾白、科三者组成。曲:一人主唱,有“旦本”、“末本”之分。宾白:“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说白曰白”,有定场白、冲场白、背白。科:动作部分。角色分工:末、旦、净、丑,等等;3.音乐结构:一折戏为一个套数,一个套数由多个单曲连缀而成,多个曲调“一宫到底”,一本戏四折有四个宫调的变化;歌词上“一韵到底”;4.音乐特点:①旋律由七声音阶组成;②风格雄劲有力,旋律进行多大跳跃,自由奔放。③节奏流畅、节拍较快,伴奏乐器有笛、板、锣、鼓、琵琶。也就是说,元杂剧结构严整,一本杂剧通常分为四折。第一折前或折与折之间还有类似序幕或过场性质的楔子;在音乐上每一折由宫调相同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有引子和尾声的套曲形式,四折用四个不同宫调的套曲;元杂剧通常只有正末或正旦一个角色歌唱,其他角色只说不唱。元杂剧通常以一本四折演述一个故事,有时因为剧情需要可在折与折之间加一段短小的过场戏,称为“楔子”。 有些比较复杂的故事用一本演述有困难时,则可增加本数。由二、三本到五、六本。但每本也必为四折或加楔子。
音乐方面每折均用同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套曲,通常都在十曲以上。换折时才能换用另一宫调。所用乐曲都是七声音阶为主的北方音乐,故此,历史上也常称元杂剧为“北曲”。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筝、蓁、拍板等。
杂剧每折只用一个角色主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有的剧全本都由同一角色唱,有的换折时改用另一角色唱,但唱者总不外是该折的男女主角。这显然是受诸宫调等说唱音乐影响留下的痕迹。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组织戏剧冲突,也逐渐突破了这种程式。如《西厢记》在某些场合便采用了众人同唱和对唱的形式,在一折中也不一定都由一位主角独唱到底等。
元杂剧的勃兴,与当时蒙古族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有关。许多汉族知识分子因政治上没有出路,于是借杂剧抒其不平,同艺人合编剧本,甚至同台演出,加速了杂剧艺术的发展,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剧作家及作品。元杂剧代表人物及作品,据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中记录:杂剧作家有191人,作品560余本。特别著名的剧作家及作品有:
关汉卿的(作品内容,包括历史故事、男女爱情、表现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不少作品以下层妇女为主要角色,如《窦娥冤》、
《拜月亭》);王实甫的(“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现存全本的有《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马致远的(“曲状元”,《汉宫秋》、《青衫泪》等);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等。元杂剧的音乐没有直接保留下来,但大都被后来的昆曲所吸收,即昆曲中的北曲。其中少数沿用杂剧唱词的曲牌可能较多保存着其本来面目,如《斩窦》可供研究参考。
在元杂剧兴起之前,约当12世纪的南宋初期,浙江永嘉(今温州)地区又兴起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的民间戏曲,由于所用曲牌都属五声音阶为主的南曲,所以又叫“南戏”(南戏也称“戏文”)。徐渭《南词叙录》云:“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
南戏的结构比较自由,全剧无一定的折数,剧中任何角色都可以有唱有白。音乐都用“村坊小曲”,也不讲求宫调的统一。因南戏留存的几个剧本证明了它已是成熟的戏曲形式,故而一向被认为是我国戏曲艺术正式成立的标志。南戏的曲调,直接取自当时南方流行的各种民歌小曲——南曲,后来成为明清许多声腔兴起和发展的基础。早期重要的剧目,只有《赵员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乐昌分镜》、《王焕》、《陈巡检梅岭失妻》五种,前一种已只字无存,后四种尚有残文。这些作品大都属于民间传说故事,颇受群众欢迎。但由于长期处于自然发展状态,音乐、文词等都不免显得粗糙。因此当元杂剧勃兴后,其声誉便被掩盖了。元代南戏的作品,王骥德《曲律》:“古戏如‘荆、刘、拜、杀’等,传入凡二、三百年,至今不废。”即重要作品为《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等所谓“四大本”以及《琵琶记》。直到元末明初,当北杂剧日趋衰落时,宋代南戏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南戏将逐渐发展成为风靡南北的戏曲剧种,并逐渐取代杂剧而发展为明清盛行的“传奇”剧。
南戏的演出形式:①不同于杂剧的一人主唱,南戏各行角色都可唱,有利于刻画人物间的冲突和曲、白、科的综合运用;②不同于杂剧一本四折的程式,以人物上场、下场为界线,每一段落自成场,每场可长可短,较为灵活自由。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外、末、贴七种。
宋金元间,我国戏曲已形成了南北戏曲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北曲以遒劲为主,南曲以婉转为主”。也就是“北之沉雄,南之柔婉”,为明清戏曲多样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