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墩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代在此筑塘时,因主要聚居地二塘卦象座于坎位,故称坎塘。后来为建设海防,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在坎塘边筑一数丈高之烽墩,垒筑土墩一台,用烟火传递抗倭信号,而称为坎墩。
自明成化七年(1471年)筑成坎墩的第一条海塘–新御潮塘,至清嘉庆元年(1796年)筑成晏海塘,历时325年,坎墩现境全部形成。长期隶属于绍兴府余姚县。明至清初,坎墩地界东部归余姚县梅川乡辖制,西部归余姚县云柯乡辖制。1909年,坎墩地界分设为保德乡和沐仁乡;1940年,民国29年置坎墩镇;1950年,析置坎西、坎东、直塘3乡;
1954年10月划归慈溪县,复并坎墩镇。1956年2月,坎东、坎西复并成坎墩镇,次年直塘乡并入;1958年,改称为红旗公社十三、十四、十五大队,后改称为六灶、坎东、幸福、直塘管理区;1961年11月,建立坎东、幸福、直塘公社,后直塘并入幸福公社;1966年开始,幸福公社改称为坎西公社;1983年9月,改制为坎东、坎西乡,次年6月坎西乡改制为坎墩镇;1992年5月坎墩镇、坎东乡合并置新的坎墩镇。2001年10月,坎墩镇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并入慈溪市主城。
坎墩街道不仅拥有代表现代化强镇的诸多国家级以及省级的诸多荣誉称号,例如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乡镇)、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街道)、浙江省级传统戏剧之乡(镇、街道)、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而且在这方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少红色脚印,埋藏了不少革命故事。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决定“猛烈扩大红军”举行全国武装暴动。根据中央指示,7月,刚刚在上海成立的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就秘密写信给费德昭,约他共同商讨组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开展武装斗争的事宜。8月初,江苏总行动委员会又派一名代表到坎墩,正式命名费德昭组建的队伍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简称“红一师”),费德昭为师长,史济勋为党代表,洪传扃为政治部主任,罗希三为组织部长兼民运部长,徐云千为宣传部长并参加余姚县委,以便增强与中共余姚县委的联系。“红一师”内部还成立了中共临时支部,史济勋兼任支部书记。下辖两个营,共有指战员100余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从筹建到解散,尽管只有短短的3个月,但她在慈溪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的起义是浙江省最具有影响的党史事件之一,这是上级党组织正式命名的军事组织,是慈溪历史上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
坎墩的工商贸发端较早,历史悠久,素有“十里长街”之称。明末清初之时,大姓望族之民看到坎墩一带产业经营的前景,纷纷迁入此地。一时间,坎墩十里横塘,民居骤增,人烟之稠,人气之旺可谓创历史新高。自然,街市也因此由原来的周家路市段往东西两边延伸,新增了不少店铺,自西向东逐渐形成四个街区以及周家路市、二灶市两大中心集市。至此,十里长街规模初步底定。而长白染坊、源泰商号、咸恒泰当典行、姚同春等商铺则在长街上红极一时。至清末民初,坎墩成为浙江省最大的集镇之一,为当时姚北著名的山货药材、渔盐棉茧等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清代诗人胡杰人曾以”十里横塘住万家”等诗句描述其时人气之旺、商业之盛。现虽已没落,但是精髓还在,坎墩生煎包,坎墩酱年糕,再深入进去,就是我们上过央视的坎墩羊骨头粥了。
坎墩镇拥有良好的近现代工商贸发展经验,也为现代化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借鉴意义。在产业布局上,划分了三个功能区。在三塘横江以南,以浒崇公路为界,西片为现代制造业基地,集聚适合城市要求的工业企业,为市民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并为城市化的推进积聚财力,现有龙头企业慈溪洁达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为2021年度市二十强企业,慈溪市宏峰电梯配件有限公司和浙江艾波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21年度市百强企业;东片按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进行建设和改造,以青少年宫路北段为主轴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在三塘横江至五塘江之间的2万亩农保区,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立足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构建城郊型农业,即发展面向城市的菜篮子农业及旅游、休闲和观光农业。
坎墩为浙江四大滩簧之一、宁波市第二大地方剧种——姚剧(姚北滩簧)发源地。姚北滩簧主要流行于浙江余姚北部、慈溪西部、上虞东部的一种传统地方戏曲剧种,是在当地传统民间歌舞曲艺“马灯”、“旱船”、“采茶篮”、“崔冬冬”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余姚一带又被称作“灯戏”、“灯班”。由基本调和小调两部分构成,基本调常用的是“平四”和“紧板”,曲体为“起、平、落”形式。唱腔淳朴优美,节奏明快,雅俗共赏,富有乡土气息。坎墩姚剧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拓展项目),坎墩姚剧团参加第二批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授牌仪式暨“浙江好腔调———开唱了”传统戏剧传承人群专场演出,最终凭借传统戏剧——姚剧(姚北滩簧)成为宁波地区首个“省级传统戏剧之乡(镇、街道)”。
坎墩街道也是筑塘而成,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红色回忆。现有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筹建处(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同时,坎墩街道能有目前的发展,也离不开乡贤的一贯支持,现一一进行介绍:
1.施烺(1804-1862)清代著名秀才、诗人,原名(谱名)於文,著有《且过居删后诗存》并《杂作》,待梓,又有《甬江城楼》、《祥墅假山纪》(祥墅为迁姚故土龙山支)载入家乘(即家谱)。
2.费德昭(1877-1932):慈溪市坎墩街道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师长。
3.施叔范(1904-1979):慈溪市坎墩街道直塘村人,爱国诗人,一生创作诗歌1500余,曾任首姚北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浙西行署参议。
4.胡若佛(1908-1980年):慈溪市坎墩街道人,当代著名连环画家、国画家,香港佳士德拍卖行曾有其”伪作”8幅拍卖,起拍价为150万港币,胡若佛真迹极少,估计国内最多不超过10幅。
5.胡玉堂 (1918-1988):慈溪市坎墩街道人,浙江大学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
6.陈贵强(1963-):慈溪市坎墩街道五塘新村人,美国西北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首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