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离天门花鼓戏院很近。记得那个时候,戏院每天有两场戏,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当时我在私塾读书,下午只要一放学,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溜到戏院看免费的幺锣戏。时间一久,因此,对一些折子戏,名角有所了解。比如《站花墙》、《珍珠塔》、《讨学钱》、《小姑贤》、《描容上路》、《梅龙镇》、《下茅房》、《斩金堂》等等都看过。那个时候,在天门最有名的花鼓戏演员,要算沈山了,据说他是剧团的团长。另外还有赛沈山、金调羹、十三红等人也很受天门观众的欢迎。

因为天沔花鼓是天门土生土长的戏剧,又是湖北三个主要剧种。对于他们苦难的起源,辉煌的历程,以及堪忧的现状,作为浪迹天涯的天门游子牵挂着他们,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据我所知,天沔花鼓戏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的沙湖沔阳州,即天门、沔阳、潜江一带。那个时候,正月十五闹元宵,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汉族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共同构成了天沔花鼓戏的源头。此时为花鼓戏的“田园时期”。田园,即田地也。在江汉平原沔阳的郑场、毛嘴一带,农民栽种、薅草都有歌,“高腔”、“悲腔”就在此地形成。其中薅草歌是普遍流行的一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歌唱形式。薅草歌演唱内容丰富,曲牌也随之多变,除你接我唱外,多为一人唱,众人合。

据史料记载,天门、沔阳、潜江三县地处湖北腹地的江汉平原,地势低洼,古称云梦泽。上个世纪初,因官场腐败,水利失修,水患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念叨:“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当地穷苦百姓,遇到洪水涛涛,为了活命,只好“背起三棒鼓,逃荒到四方。”

清末天门干驿马湾一带的三棒鼓《逃水荒》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哪,宣统把位登。指望今年好收成,谁知荒得很。二月里来凉嗖嗖,人人带忧愁。采把野菜把生度,实在难下咽。”“五月里来是端阳,落种来插秧,大小淹得精精光。”“堤溃无人管,穷人饿肚肠。眼望洪水泪汪汪,携儿带女逃水荒。”

天沔一带受水灾之害的农民,流落四方逃荒时,操渔鼓,打三棒鼓或敲碟子,打莲湘,穿街过巷,边打边唱,苦不堪言。

渔鼓、三棒鼓在清末时,由逃荒糊口的演唱,变为二人化妆,三人化妆表演,进而组成草台班子,参加农村迎神赛会,民俗节日,家族礼仪聚会。在演出时,用几张桌子搭成戏台,称之为“平台花鼓戏”。因此这个时期为“平台花鼓戏时期”。当时,各地的花鼓戏班,被认为是庸俗、低级的,倍受达官贵人的歧视,是不允许登上城镇正规舞台演出的。

大约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花鼓戏冲破一切世俗偏见,正式进入天门城关茶园、剧场演出。起初一人领唱,众人合。进而形成锣鼓伴奏,人声帮合。即帮腔加锣鼓。这种帮腔形式,我发觉在早期川剧中也有类似形式。

解放后,正式组建天沔花鼓剧团。

我记得,上世纪五二年,在天门城关东门桥头,兴建了一座可以容纳三、五百人的正规天门花鼓剧院。

剧院竣工那几天,我和几个小朋友经常去玩。有一天,只见我们私塾彭老先生也在舞台上,正和几位老学究在那儿聊天。

只听得有人说:“新建的这个舞台真大,以前看花鼓戏,从来都没有见到过这样大的台子。”

彭老先生边摪着花白的山羊胡,边摇头晃脑地说:“这算什么大,真是少见多怪。”

接着,他老人家说:“当年梅兰芳演出的舞台,据说可以跑马,那才算大咧。”

一九五三年,著名花鼓戏艺人沈山主演的《打莲湘》、《绣荷包》作为天门花鼓戏的代表,首次参加中南五省和全国民间艺术会演。花鼓戏以其特有的表演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第一次登上了首都大舞台,受到了与会代表、专家的高度评价。沈山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这次演出,对推动天沔花鼓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一时期,据我看,可定为“初具规模的正规剧团时期”。

五七年初中毕业前,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场大型神话花鼓戏《张羽煮海》。这次演出,让我大开眼界。整个演出,把以前以锣鼓帮唱为主,改为弦乐伴奏。另外配备了灯光布景,比过去在农村草台上用马灯、汽灯照明,不知要强多少倍。

这对花鼓戏来说,可称得上是开天辟地第一回。据说关于配备弦乐伴奏,灯光布景这两项工作,都是在湖北省有关部门的直接帮助、指导下进行的。

据我所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天沔花鼓这个古老的剧种,可说是获得了新生。从此,他们吸收、借鉴了汉剧、楚剧的精华,从而,逐渐步入到“天沔花鼓戏的繁荣时期”。这几年,经整理、改编、移植、创作的剧目有《打莲湘》、《双撇笋》、《招郎》、《借牛》、《拦花轿》、《夺印》等剧目,并先后参加省、市文艺汇演,多次获奖。上演的节目由最初几十个,发展到两百多个。中央领导朱德、董必武、李先念等先后观看,并给以高度评价。

一九八零年,由花鼓戏《站花墙》改编的《花墙会》,经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剧片,在全国各地放映,反响极好。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天沔花鼓剧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花鼓戏新秀,比如胡新中、胡想英、彭云娥、熊慧敏、温晓葆等。

八七年,天门花鼓创作的大型喜剧《水乡情》,应邀赴京,进中南海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和专家、学者一致好评。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看后,在贺词中写道:“喜滋滋,《水乡情》。活生生,盛日新星。怪不得,个个叫好。个个说行,真行。”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天沔花鼓改制为荆州花鼓剧团。

由于电影、电视以及网络,歌舞越来越发达,天门花鼓戏前途堪忧。

杨庆云

2015.11.20

湖北天门花鼓戏「竟陵人游记59我记忆中的天门花鼓戏」

天沔花鼓戏《站花墙》剧照

湖北天门花鼓戏「竟陵人游记59我记忆中的天门花鼓戏」

天沔花鼓戏《讨学钱》剧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