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中路(右)与主持人对话 节目组供图
中国戏曲有其独特的艺术体系,它的念白是音乐性的,动作是舞蹈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所以其美学形态往往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日前,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角儿来了》邀请戏曲名家讲述人生故事,诉说“自己和戏曲的情缘”,呈现“戏曲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力量”,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戏曲之所以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离不开一代代戏曲艺人的塑造。戏曲名家从入行学艺到上台演出,再到成为名家的过程,是“个人历史”的回归,也是“戏曲文化历史”的缩影。“菊坛第一大武生”奚中路在节目中讲述了恩师厉慧良的故事。厉先生每晚都要喝8碗水,为的是能够一晚上不断地起夜练功,每次两翻身,两飞脚,每日如此,从未间断。在浴池洗澡时,厉先生会待到他人上来时,再独自跳进池子,只露个脑袋顶练功。
被誉为“菊坛儒将”的李军提到自己9岁学戏,大学期间受教于叶蓬、王世续、刘盛通、李世霖、傅德威等名师,而后又拜梁庆云、马长礼、李鸣盛、胡少安、汪正华五位京剧大家为师。他表示自己从对杨派有着特殊理解的汪正华先生身上,学会了现代戏和传统戏之间演唱方法的调整。
从每位“角儿”身上,观众看到了戏曲的传承有序,也看到了戏曲的继往开来。比如粤剧名家曾小敏拍粤剧4K电影《白蛇传情》,为戏曲电影化传播努力着;评剧表演艺术家曾昭娟一直致力于经典剧目再创新,《赵锦棠》《红高粱》等都是她的作品;杨派老生传承人张克带着京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等等。
有着不同性格、不同故事的艺术家,最后汇聚成一个群体,成为戏曲文化、戏曲精神的展示体。他们既展示了“学到知羞处,方知艺术精”“三形,六劲,八心,无意者十”的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也展示了“荣誉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有艺术才是我穷尽一生所追求的”的淡泊名利的艺术品格,更展示了“我把我所继承的这个流派的艺术风格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就是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的守正创新的艺术担当。
(钟兮)